您的位置:农博首页>财经频道>产业>产业动态>正文

探索产研融合:重庆两大中心联手打造西部马铃薯种业创新高地

http://www.aweb.com.cn 2025年08月06日 20:29 农博网
近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执行主任常怀普一行前往巫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就巫溪县马铃薯产业相关工作展开“访企拓研”。此次调研为双方探索产研融合发展模式、共同打造西部马铃薯种业创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重庆市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巫溪马铃薯综合试验站站长梁峰铭陪同下,常怀普一行实地参观了多个场所。其中包括薯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联合育种中心,这里是马铃薯品种研发的重要阵地;马铃薯组培繁育车间,这里见证了马铃薯种苗培育的关键过程;种薯储藏仓库,展现了种薯保存的专业设施;巫溪马铃薯展览馆,全面呈现了巫溪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历程与成果。

参观结束后,双方围绕“打造西部马铃薯种业创新高地”的目标召开座谈会,就未来产研合作进行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并明确了多个合作方向。

在联合开展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大科学中心将利用基因编辑、分子标记等前沿技术,深入解析马铃薯抗病性、高产性、适应性等关键性状的遗传机制,开展马铃薯种质创新与基因改良工作。而脱毒中心则提供本地优势品种资源和田间表型数据,双方携手培育抗逆性强、适合西部山地的突破性品种,如抗晚疫病、产量高、耐储存的绿色突破性马铃薯新品种。

针对传统脱毒效率低、病毒检测周期长等问题,大科学中心将加快研发快速病毒病害检测芯片、茎尖脱毒优化技术,脱毒中心提供实操场景以验证技术稳定性,共同推动脱毒效率提升30%以上,助力重庆全市脱毒技术升级。

共建西部马铃薯种质资源战略储备库也是双方合作的重要一环。依托大科学中心的种质保存技术,如超低温保存技术,双方将联合收集、保存西部特色马铃薯地方品种、野生近缘种等资源。脱毒中心则负责资源的田间繁殖与特性评价,共同构建“西部马铃薯种质资源战略储备库”,开展资源田间鉴定,为保障种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在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落地方面,双方计划在脱毒中心现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联合打造“马铃薯种业技术中试基地”。大科学中心提供实验室阶段的技术原型,如适合丘陵山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参数,脱毒中心负责中试优化与规模化验证,以此缩短技术落地周期,例如将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育种周期从传统的3年压缩至2年。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广应用具有重庆市知识产权的绿色突破性马铃薯新品种缙云薯11号,以及双方共有知识产权品种缙云薯18号、20号,加速科研成果从 “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形成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此外,共建跨学科人才梯队与创新团队同样不可或缺。双方将支持大科学中心的科研人员深入脱毒中心田间一线,开展“问题导向”研究;脱毒中心的技术骨干则进入大科学中心实验室学习分子育种、数据分析等技能。通过联合培养青年人才,形成“科研人员懂生产、产业人员懂科研”的人才梯队,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巫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以上多方面合作,既能充分发挥大科学中心的“科研引擎”作用,突破种业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又能依托脱毒中心的“产业载体”功能,让技术精准对接生产需求,最终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带”的全链条创新,真正建成“西部马铃薯种业创新高地”,为西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文章来源:农博网)


【农博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相关的新闻
推荐图片
广告联盟